招商中心
适用于联众药械圈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商产品,查看代理申请等。
药直聘
适用于药直聘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聘职位,查看简历申请等。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手机验证码登陆

联众药直聘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盘点巨头:谁还在大力布局仿制药?谁已经完成?

时间:2019-09-16 10:10 │ 来源:老万的公众号 万方遒 │ 阅读:1131

带量采购之后,布局仿制药被认为是不太明智的选择


2018年年底的4+7集采,最高降幅96%,2019年的扩面集采之后,仿制药被认为是利润率比较低,价格趋势也向下的较差资产。

也有传言说2020年上半年的2次扩品种集采,纳入产品不低于100个,总销售额超过10亿的哪怕只有1个过一致性评价都会纳入,超过3家过一致性的品种一定会纳入,2次集采可能是品种规模最大的一次集采,到时候看看都有哪些品种,对各家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因为仿制药价格越来越低,也会逐步扩大化,各家都在大力投入研发创新药,现在还在不断努力扩展仿制药被认为是不太明智的选择。

当然,仿制药是可以有一些品种做为基础,但是仿制药太多,产能过大,资产会变得很重,会让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很明显。对股东来说,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中国生物制药、科伦布局仿制药数量在30个以上,恒瑞、石药、华海、东阳光在20-30个之间
 
截至到2019年9月10日,我整理了国内比较大的一些企业的新仿制药申请,新仿制药是按照新4类或者新3类申报上市的,从2017年中截止到现在,看看各家都申报了多少新仿制药,而这些仿制药会在2年内都会获批上市。

按照数量多少排序如下:
 
1、中生(即正大天晴母公司),2019年13个,2018年15个,2017年6个。总计:34个。
2、科伦,2019年13个,2018年14个,2017年4个。总计:31个。
3、恒瑞,2019年5个,2018年10个,2017年8个。总计:23个。
4、石药,2019年8个,2018年9个,2017年6个。总计:23个。
5、华海,2019年2个,2018年10个,2017年10个。总计:22个。
6、东阳光,2019年9个,2018年9个,2017年4个。总计:22个。
7、豪森,2019年4个,2018年8个,2017年4个。总计:16个。
8、信立泰,2019年3个,2018年8个,2017年4个。总计:15个。
9、华东,2019年0个,2018年5个,2017年1个。总计:6个。
 
补充一下:没有把没上市的扬子江,齐鲁等大户排进来,粗略看了一下扬子江3年申报的新仿制药有33个,齐鲁大概23个,这其中扬子江仿制药还是希望大力发展,齐鲁开始在仿制药部分收口。
 
按照上市公司的新仿制药数量简要做个说明:

1、超过30个新仿制药布局的有2家,分别是中国生物制药34个,科伦31个。
2、介于20-30个之间的有4家,分别是恒瑞23个,石药23个,华海22个和东阳光22个。
3、介于10-20个之间的有2家,分别是豪森16个,信立泰15个。
4、低于10个的有1家,华东有6个。
 
再用2019年这一年的新申请仿制药的数字排序一下:
1、2019年10个附近的,中生和科伦13个,东阳光9个,石药8个。
2、2019年恒瑞,豪森,信立泰和华海分别是5,4,3,2个。
3、2019年华东0个。
 
中国生物制药与科伦加速发展仿制药,恒瑞、豪森、信立泰布局完成,华东布局最少

2019年因为就是现在发生的事情,这个数据更加贴近各家药企对仿制药的态度。这个态度是中生和科伦要继续大力发展仿制药,还在加速申请上市,石药和东阳光仿制药也没松劲,但是趋势没有中生这么激进。

剩下从恒瑞,豪森,信立泰等都已经认为仿制药布局接近完成了。最明显的是华东,仿制药布局了几款之后,仿制药这部分钱不赚了。
 
华东不想做仿制药,布局最少,甚至连稳一下它的阿卡波糖的想法都没有,它现在看就是希望加快利拉鲁肽等产品上市,或者是收购一些产品来补足自己的产品线。

华东的思路代表了绝大部分创新药企的想法,那就是仿制药不光是不重要,甚至是比较LOW的。只是华东难的地方是自家仿制药占比太大,利拉鲁肽上市最少3年,这3年有点难熬,但是这个态度我是赞成,仿制药多一点少一点无非是让企业多一点钱能快一点做创新药罢了,如果指望仿制药那就没什么希望了。
 
中生,科伦和扬子江,都还把仿制药作为未来主要增长来源。这其中主要是中生,科伦因为大输液很多产品都不是大众产品。

如果看到中生的仿制药管线,很少有你想不到的产品,涉足非常广泛,从注射抗生素到肿瘤到麻醉基本全都覆盖。这也印证了中生管理层的说法,他们需要行业全覆盖,做成国内仿制药覆盖最全的企业。

中生除了申报的仿制药,本身自身就有不少补充申请的产品,两者相加,中生3年后仿制药部分可能超过80款,甚至达到100款,确实也是国内仿制药第一大户。

不过我在这里有一个疑问,中生现在研发投入最大,半年有16亿,但是仿制药占比有多少,给到创新药的又是多少,如果去掉仿制药的研发,那研发是否能支撑住它的20多个临床项目?

这个研发投入也同样适用于科伦,科伦研发投入也不低,每年10多亿,但是这部分研发分给创新药多少,仿制药多少?
 
华海和东阳光也是仿制药大户,在他们每年销售额的这个体量上,申请22个仿制药不算少。因为没有创新药,以后他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中生,扬子江,齐鲁等企业。
 
值得一看的还有豪森,豪森仿制药申请不多,它现在也是重点开始推创新药,仿制药已经开始慢慢淡化。

恒瑞和石药的仿制药部分也比中生少1/3,尤其恒瑞2019年只是申报了5个仿制药,去仿制药化很明显。

从豪森和恒瑞2019年申报的仿制药数量来看,这两个企业的仿制药布局已经结束了,仿制药开始不作为重点,慢慢淡化,重心都开始往创新药上转了。
 
信立泰现在的思路和豪森接近,在自己认为合适的领域布局一些仿制药就可以了,不会全面展开,重点还是手上的创新药,上市的先推好,没上市的尽量把钱给创新药。

仿制药数量并非越多越好,产能投入是个问题
 
很多人只是看到仿制药数量,似乎越多越好,其实不然,仿制药也是制造业,说是化工行业其实并不为过。如果仿制药价格都降低到每片几毛钱,1块钱,那么可能还不如化工行业。

一个仿制药的生产线要投入10亿多,一般按照5年回本的话,整条生产线每年不能低于2亿利润。当然,仿制药是可以不断切换生产线,一些小的品种可以一条生产线切来切去的生产。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新增40个仿制药品种,那么再保守的估计产能扩充都要100亿,甚至几百亿。

面对这么大的资本投入,作为仿制药企业的股东们,也要心里有个准备,上面仿制药大户的中生,科伦,石药,华海,东阳光等企业,可能需要钱来扩大产能,而手上的钱到底够不够,要投资者自己看看了。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