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福建省医保局召开福建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福建执行国家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情况以及福建省省级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情况。
从福建省医疗保障局获悉,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福建已累计为患者节省17.14亿元药费。从另一方面理解,意味着福建的药品市场缩水17亿元。“4+7”试点,25个品种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一年来福建省完成约定采购量200.03%,全省节约医疗费用12.29亿元。2020年5月,续签中选价格较“4+7”试点再平均下降达25.75%。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32个品种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3%,最高降幅达到93%。截至2020年10月27日(执行半年),已节约医疗费用4.85亿元。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果将于11月16日起在福建省落地实施。同时共计48个非中选药品实现梯度降价,预计一年将节约医疗费用13.46亿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采购已于11月9日产生中选结果。经过本次集采,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按福建省意向采购量计算,预计一年全省将节约医疗费用1.21亿元。预计福建省患者将于2021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医保局联合省卫健委、省药监局首次探索开展非一致性评价药品省级集中带量采购。有13个品种采购成功,与同产品全国最低采购价相比,中选品种最高降幅86.28%,最低降幅32.25%,平均降幅66.39%。
执行半年以来,中选药品供应保障情况良好,未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异常风险信号,截至2020年10月27日(执行半年),全省已节约医疗费用2.97亿元。
在省级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福建省相关部门选择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医用耗材类别,试点开展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首批开展人工关节(含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留置针、超声刀、镇痛泵等4类医用耗材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各类医用耗材大部分临床主流产品均有中选,最大限度保持了临床使用状况的相对稳定。与福建现行采购价相比,人工髋关节平均降幅35.32%、人工膝关节平均降幅32.12%、留置针平均降幅67.51%、超声刀平均降幅40.77%、镇痛泵平均降幅78.88%。截至10月31日,全省完成约定采购量的42.14%,总体进展良好,已节约医疗费用0.76亿元。会上,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监管处处长张劲妮表示为确保药品集中采购顺利实施,福建省医疗保障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落实医保回款政策。福建省省在全国率先实行药品、带量采购中选耗材货款医保代结算制度,产品货款由各级医保部门统一与企业进行阳光结算,并在产品入库的次月15日前结清货款,有效缩短回款周期。二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结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落实国家和省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中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使用中选药品。后续结余留用政策还会进一步扩大到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同时对于不按规定采购、使用中选药品、医用耗材的定点医疗机构,采取约谈、通报等形式加强管理。三是医疗保障部门立足职能范围,加强政策宣讲,持续发挥“履约考核”抓手作用,依托平台强化数据监测,不定期开展巡查和监督检查,督促药品生产、配送企业切实落实供应保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