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中心
适用于联众药械圈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商产品,查看代理申请等。
药直聘
适用于药直聘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聘职位,查看简历申请等。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手机验证码登陆

联众药直聘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砍价砍到“见骨头”!全国最大规模骨科耗材带量采购开标

时间:2020-11-18 08:56 │ 来源:健识局 │ 阅读:1841

“已经不是见血见肉的砍,简直就是见骨头。”回忆起前天的画面,参加竞标的供应商还是心惊肉跳。


这样残酷的砍价,发生在淄博牵头的山东七市采购联盟近期高值耗材集采中。

11月14日,淄博医保局公布了这一针对骨科创伤类、血液透析相关耗材的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骨科单品最高降幅94%,平均降幅近70%,部分过万元产品价格“骨折”。这也是国采之后,全国最大规模的高值耗材联盟采购。


(翻至文后,查看中选产品及企业详单)


据健识局了解,此次联采中纳入了50项常用高值耗材,93家械企参与角逐。强生、微创、史赛克、费森尤斯、山东新华医疗等拟中选。如无意外,预计到2021年1月,山东至少5市所有开展骨科创伤和7市开展血液透析业务的600多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将用上降价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仅淄博、青岛、东营、滨州、德州5市的骨科创伤类耗材年使用量就达到3万个,使用费超过3亿元;血液透析类高值耗材的年使用患者也超过了200万人次,涉及耗材费用可达4亿余元。有业内人士称,七市相关产品的使用量占据山东市场的“半壁江山”。


此次入选的骨科创伤类产品属于骨科植入耗材,这一大细分类别涉及的企业多、品规繁多,此前还没有省份或市级联盟进行过集中带量采购。


在联盟试水之,相关产品的全国带量采购可能也要来了。而且并非空穴来风。


中纪委近期发文,力挺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并将耗材的集采上升到医疗行业“反腐”的高度。可以预见,作为使用量最大的品类之一,骨科类高值耗材的全面国采不会太远。


挤干价格水分、斩断带金销售链条、促进行业净化升级也将在医疗器械行业上演。


image.png

山东7市联盟对骨科创伤类、血液透析类耗材的带量采购,再次令行业震撼。


据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髓内钉议价现场,就有专家明确表示:“要在把好质量关的前期下,降价再讲价。随后的议价环节更是花式翻新,甚至令企业代表现场拱手求放过。



从结果看,骨科类产品平均降价67.3%,其中单品最大降幅94%;血液透析类产品平均降幅35.2%,单品最大降幅66%。


有企业代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其中有一款产品最初报价17200元,最后降到2643元。企业人士自嘲,这个价格已经砍到了骨头里。


这样的场面业界并不陌生。在2019年江苏冠脉支架集采中,乐普医疗原价8037元的“钴基合金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报出了2850元的低价。后来这个价格成了冠脉支架国采中的最高限价在国采中,该产品的报价进一步降到了645元。


骨科耗材,与冠脉支架、人工晶体等,都是临床用量大、价格相对高昂、群众负担重的医用耗材产品。


骨科植入类耗材又是其中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的品类,除了山东七市采购联盟此次集采的创伤类外,还有脊柱类、关节类等。骨科耗材近5年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中国市场整体规模有望在3年内达到500亿元。强生、史赛克、美敦力等仍是市场主导。


根据此前业界流传消息和相关负责人公开发言,符合集采条件或采购金额达到一定水平,就会触发国采。这也意味着,快速发展之下,骨科耗材很可能会成为下一批国采对象。


安徽、江苏、山西等省份,以及京津冀9省市联盟等都曾试水过骨科脊柱类材料、支架、人工晶体类产品的带量采购。支架的国采在这些省份集采之后,已经迅速推开。


image.png

冠脉支架从万元时代进入百元时代之后,关于降价产品质量能否保障的担忧一直存在。对此,中纪委近日发文间接给出了答案。


在这篇题为《多管齐下推动医疗行业风清气正》的文章中提到,支架价格从平均1.3万元左右降到了700元左右,“昨天一个支架可以买6瓶茅台,今天一瓶茅台可以买6个支架”。这既是深化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制度改革为患者带来的实惠,也是正医疗行业风气的重要举措。


相比药品,医疗器械对医院、医生专业知识的依赖度更高,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这一领域也是医疗腐败的重灾区。知名械企如西门子、飞利浦、美敦力等都曾有行贿行为被曝光。


中纪委文章称,支架国采中,多数企业报出了700多元的低价,已经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水平,与过去1.3万元之间的差价,实际上是以往在销售环节增加的“水分”,也是极易引发违规行为的“灰色空间”。


带量采购,由国家直接向企业招标,量价挂钩、薄利多销,挤掉中间环节的销售费用,是从源头治理这一问题的重要一招。这个过程其实对企业营销部门影响最大。


另据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此前透露,下一步,对于那些不能统一分类和编码,无法在全国各省和国家平台上进行招采的高值耗材产品,国家医保局将考虑停止其医保支付。


这也意味着,在医保部门主导之下,医疗、医药行业的腐败问题已经被抓住了“七寸”,无论是医疗器械还是药品,都必须尽快改变原有营销思路,转向“拼质量、拼研发、拼创新”的道路上来。


·END·


附:中选产品及企业详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