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中心
适用于联众药械圈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商产品,查看代理申请等。
药直聘
适用于药直聘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聘职位,查看简历申请等。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手机验证码登陆

联众药直聘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基药目录调整的五大方向流出,药企提出6条建议

时间:2020-11-19 09:05 │ 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 阅读:1209

据业内传来的消息,11月16日下午,国家基药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讨论会在成都市金河酒店会议中心一楼余庆厅召开。


会议上预判了明年基药调整的五个重点考虑方向,而与会企业代表对基药目录管理办法也提出了六条重点建议。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健委、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和主要在川企业医药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明年基药调整五个重点考虑方向


1、传染病方面用药;
2、慢病以及癌症、肿瘤转慢病用药;
3、常见疾病用药;
4、以疾病为主导方向,确实患者无药可用,需要对症治疗的,要选择最合适的一范围;
5、主要看产品价值,临床终点指标的改善,能够使患者的长期生命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以能治愈为标准!

与会企业代表对基药目录管理办法的六条建议:

1、基药目录扩容数量希望能够达到90%、80%、60%医院配备比例要求。按照目前全国每家三甲医院在用药平均1500个品种计算,基药数量900个才能满足政策要求。

2.为避免企业利用独家规格进基药目录谋福利的廉政风险,建议放开基药目录规格限制,按照给药途径剂型进行管理,像注射剂水针、粉针和脂微球等就不再区分,视同纳入。

3、建议与国家医保局、财政局协商:纳入基药目录产品,为避免专家重复性劳动,疗程费用不高于医保目录同类药的直接进医保目录,高于医保同类药的纳入医保谈判目录,纳入医保目录后是甲类,报销比例高于乙类或100%报销,这样能体现基药的价值。

4、希望基药目录遴选评审与药物综合评价证据相结合,优先考虑有研究院校、国家一级协会和基金会、三甲医院等机构提供药物综合评价优效证据的药物。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力量全面、快速、有效地推进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

5.调整周期的建议:3年一大调整。不允许企业申报,采取对新、老药物都进行遴选纳入和调出的专家评审机制,根据全国医院用药数据优先考虑年使用金额大于10亿元品种、副主委以上临床专家推荐品种、各省卫健委推荐、一级学会推荐的品种形成备选库,经过数轮专家评审形成最终目录;

每年动态调整:允许企业对一类新药进行增补申报制,专家评审讨论纳入。对于连续三次申报过未纳入的药品,如果没有适应症治疗领域等重大改变的,不再允许申报!对国家药监部门注销批文或严重质量问题通报的,随时给予调出!

6、希望能够多增补一些中成药,使中、西药比例平衡。

基药“986”目标再次被提及

从此次药企代表的建议来看,基药“986”目标再次被提及。

2019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中,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基药的配备使用比例数据。《意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

就如与会代表建议所提到的,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离986的目标确实相差甚远。按986的目标,基药目录药品是远远不够的。毋庸置疑,基药目录将面临大调整。但具体如何调整,多久调整完毕,或许还要等待进一步文件的下发。

不过,“986”目标多次被提及,从国家调整的决心来看,该目标未来应该会逐步落地,而此前江苏的逐步调整到位的方式也给出了一些启示和参考

江苏省是全国率先落地基药“1+X”模式,将选择南京溧水区、无锡江阴市、徐州邳州市、南通启东市、连云港赣榆区、扬州仪征市等6个地区开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省级综合试点。

方案要求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产品数和金额数在规定的基础上,每年提高5-10个百分点,最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产品和金额占比均分别不低于90%,80%,60%。

按目前差距和各地落地情况,大刀阔斧一刀切的方式似乎不太可能,就目前情况来看,很有可能采取如江苏这样逐步调整到位的方式。按我们之前预测,3年内可以调整到位。具体见:预判:基药“986”目标,三年可成!医院存量用药大洗牌

基药目录管理办法出台在即

2020年7月,业界曾传出基药目录的相关会议内容,会议指出目前《基药管理办法》正在讨论修订《办法》出台后才会据此调整目录,按时间进度推算,今年估计不会启动基药调整了。

同时,会议明确目录调整周期不变(3年),但会每年动态小调整。

10月14日,《重庆市卫健委关于邀请参加国家基药制度座谈会的通知》在业内流出,次日重庆希尔安、太极集团、华森、药友、阿斯利康等13家药企参加座谈会的内容便不胫而走。

相关部委负责人表示,基药不代表低价药,有临床价值高价药也可以考虑纳入基药目录。另外,基药调整不会考虑企业主动申报方式,还是以临床专家遴选方式为主。预计基药管理办法修订稿今年将会公示。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