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在全国医保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流出,其中指出:
其实,早在2020年7月,网传有关国家集采的会议内容中曾确定了药品带量采购未来的总体构想,划了一个大致500个品种的范围,计划实现实现三个覆盖:一是主体覆盖。国家、省级、市级全覆盖。二是品种覆盖。按照采购金额排序,覆盖前80%的药品约500个(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数量),到2021年覆盖250个,2022年要全覆盖。国家没有开展集采的品种,由各省组织开展。三是品类覆盖。化药、生物制剂、中成药都要纳入集采。具体包括覆盖采购金额前80%的品种。当时就有500品种名单流出,引起了业界不小的震动。我们也就此撰文发表了观点。我们认为,500个品种本身是一个大致范围并且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不能拘泥于某个流传的清单认定这就是集采范围,否则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据不完全统计,这500个品种中,有近150个左右的品种没有进行带量采购,同样,已开展的省级带量采购中,也有将近160多个不属于500名单内的。不过,从此前网传的会议内容以及近日胡局长的讲话来看,集采的总体方向是不变的。过去的2020年,是三年窗口期的第一年,也是起步之年,2021年则应该是集中带量采购、集中挂网采购、集中动态调整速度最快、覆盖面积最广的一年。2021年的相关中心点,会以500个品种为中心,快速扩散,直接辐射到目前临床在用的全部品种。标配动作是,先动态调整一轮,把限价调低。随后,量大,竞争充分及不充分,带量采购。量小,限价挂网。最关键的是,这500品种名单,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医药行业市场准入资深人士风轻认为,2020年流传的这500品种,相信只是统计到相应时间段的一个相对固态的范围。而到了2021、2022年,随着国家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进度等因素导致临床用药发生的相关变化,这500个品种预计会有进有出。据此预计,500名单中的品种大概率会进入各省集中采购,但由于各省经济发展不同、医疗保障水平差异、实际用药情况不一等各种综合因素,对于一些共性(全国头部企业的重点品种)类产品,进入各省带量采购的范围会比较大,但对大量的产品来说,则视在各地市场销售差异来区分。风轻认为,很有可能在A省是黄金单品属于带量采购的,在B省等地就属于直接挂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部分产品预计在全国大多数省仍然进入不了真正意义带量采购的视野,给他们的采购方式仍然是限价谈判或挂网后议价等狭义上的采购通道。目前,国家带量采购已进行了三批四轮,第四批国采也已有省份开始报量,想必开展在即。而地方集采也一直是针对未过评、量大价高、占用医保资金、竞争较为充分的药品,那么今年地方集采则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各地费用排名前500位的品种。此次胡局长的讲话,证实了我们的预判,也明确了今年的集采风向标,相信在未来2-3年内,医疗机构常用的化学药品也将被集采“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