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中心
适用于联众药械圈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商产品,查看代理申请等。
药直聘
适用于药直聘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聘职位,查看简历申请等。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手机验证码登陆

联众药直聘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2020年这40个处方药转为OTC,药店赶快调整品类结构!

时间:2021-01-15 09:20 │ 来源:中国药店 │ 阅读:1347

梳理2020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相关公告,我们发现共有40个药品由处方药转化为了非处方药,具体药品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国药品分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物则分为甲类和乙类,标志是OTC,OTC有一个背景,红的是甲类,绿的是乙类。乙类患者可以放心使用,而甲类最好是在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一种药品从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需要长期的临床数据积累。2012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制定了《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评价指导原则(试行)》等6个技术文件。根据《指导原则》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 制剂或其成份应已在我国上市,并经过长期临床使用,同时应用比较广泛、有足够的使用人数。

2. 制剂及其成份的研究应充分,结果应明确,安全性良好。

3. 制剂及其成份具有法定质量标准,质量可控、稳定。

4. 用法用量、疗程明确,疗效确切。

5. 药品适应症应符合非处方药适应症范围,适于自我药疗。

6. 如涉及小儿、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应有明确的用药指示。

7. 给药途径、剂型、剂量、规格、用药时间、贮存、包装、标签及说明书等特性均适于自我药疗需求。


图片


今后乙类OTC药品无缘进入医保目录

在这40个药品中,有9个药品是西药,其余31个是中成药,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另外有补气、有活血的功能。


此外,在上述由处方药转换为乙类非处方药的9个药品中,百令片、八珍片、抗病毒胶囊3个药物原本在国家医保目录(2019版)中,因此按照规定,由处方药转化为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后,根据医保目录的调整方案,这3种药物都将被踢出医保目录。


将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对于患者购药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患者无需再到医院挂号开处方,即可买到药品,但根据2020年4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医保目录中不纳入乙类非处方药。


国家医保局在公布2019版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时,就曾提到原则上不考虑调入乙类OTC。而在2020年7月3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中则将乙类OTC药品保留了下来,但是原则上仍旧不再新增OTC药品,这也就已意味着今后乙类OTC药品也无缘进入医保目录。按照今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往后医保目录预计每年调整一次,被列为乙类医保目录的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几率非常小,而至于已经被纳入医保的乙类OTC是否会被调出,也存在很大变数。


对于医保不再纳入乙类OTC,业内分析者称,国家医保局在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时,会优先考虑药品是否属于临床治疗必须,有一定临床价值等。对于并非临床必须,或者价格虚高、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就会逐步移出医保目录。


图片

药店需要及时调整品类结构

处方药转非处方药走向零售终端,其销售市场将得到极大的释放。近年来我国非处方药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已从2000年的200多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800多亿元。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非处方药市场和相关企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会。


尽管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对于药店而言,一些处方药转OTC,有利于拓宽终端产品线、优化药店产品结构。但与上游企业的快速反应相比,药店终端的表现显得有些迟缓。


尽管相关处方药转OTC的通知已出台很久,但一些药店并未将相关品种从处方柜台转到OTC陈列区。有药店表示尚未接到公司总部通知,也有药店表示尚未来得及调整品种陈列。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延迟现象,除了药店经营者本身政策敏感度不强外,也与这些从处方药转为OTC的产品还处于‘换装’阶段有关。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方药品在转为非处方药品后企业要提出修订药品说明书的补充申请,并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所以,在尚未更换药品说明书时,名录里的40种药品还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患者才能在零售药店中购买。


不过,处方药转OTC后将大大方便药店的产品陈列与店内宣传,销量会有一定的提升。在门店运营方面,零售药店应将从处方药转为OTC的品种分区陈列;在品种采购方面,药店不妨做一些品类结构的调整。从处方药转OTC后,一些厂家也会相应加强相关品种在零售终端的投入,药店在日常销售过程不妨对此类产品做重点推荐,争取更多的厂家资源。




图片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