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3:38 │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 阅读:3226
今日(2月17日),上海联采办发布消息,第八批国采目录正式确定,最新一轮集采开年吹响集结号(文末附目录)。
根据报量目录,本次集采共有41个品种,181个品规,涉及上百家企业。整体市场规模较大,或超600亿元,从细节来看,有两大特点:
1、竞争格局持续打开,品种纳入门槛从第七批国采的4家(3+1/4+0)上升到至少5家(4+1/5+0 ),僧多粥少,博弈升级。
2、注射剂势头不减,仍然占比较高(超过60%),达27个品种,而被“期待”已久的生物类似药集采再次缺席。
时间安排方面,正式集采文件(包括限价、规则等在内)预计会在3月初左右发布,4月底前开标,三季度或将执行。
本次集采依旧看点十足,有多个超10亿大品种,最多近15家竞争1个产品,其中包括不少耳熟能详的超级大品种。
从企业角度看,本次集采由国产仿制药占主导,跨国原研药企“戏份”不多。
据目前统计,国内药企中,
倍特药业、复星医药分别有9款产品入围,是本次集采机会最多的选手。
扬子江药业有7款产品入围。
华北制药、华润医药、齐鲁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企业涉及的注射剂品种数均达5个及以上。
跨国原研企业,
辉瑞以4个品种领跑,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中的市场份额较高。
赛诺菲2款,分别是丙戊酸钠注射用浓溶液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默沙东、灵北、阿斯利康、GSK、卫材等企业均有品种在列。
本次集采的另一大看点是注射剂产品众多。
如果不计入第七批胰岛素专项采购,目前开展的六批集采中,总计已经纳入了超70款注射剂。
事实上,从第一批4+7开始,国采之中就一直有注射剂的身影,只不过随着2020年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启动,注射剂过评大爆发,基数大了,能被纳入集采的比重也就高了。国采所涉及的重心也从口服制剂向注射剂倾斜,
第五次集采注射剂占比达到50%。
第七批集采注射剂占比达到46%。
本次第八批集采,注射剂的占比达到60%以上。
注射剂是医院常见用药途径,多年来市场占比均在50%以上。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药注射剂销售规模超过6000亿元,同比+10%。
此外,注射剂基本只有标内市场,标外市场很有限,因此相关企业要比口服制剂的报价策略更为审慎,直接影响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比如
第七批集采中的奥美拉唑注射剂,“光脚企业”哈三联报出全场最高降幅95%,报价0.69元/40mg,在竞争最激烈的品种中第一顺位中标。
后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注射剂过评或视同过评,预计会有更多注射剂加入到集采阵营,十余家企业争夺同一品种将成为常态,这一市场受到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从明星产品来看,本次集采,规模超10亿的大品种包括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等。
下面我们就4个品种简单分析下竞争格局。
①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作为抗流感神药,需求量常年保持旺盛,其胶囊剂型已进入第七批集采,彼时15家企业竞标,东阳光以29.97元/75mg(降幅91%)的价格最低价中标。
2022年3月,成都倍特药业拿下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首仿。随后仿制品种扎堆申报,本次集采至少有7家企业参与竞争。
在竞争企业中,不可忽视的是东阳光药业,作为奥司他韦“大户”,东阳光布局了胶囊剂、颗粒剂、干混悬剂。2019年数据显示,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以及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奥司他韦合计销售额超65亿元,东阳光药占据90%市场,在奥司他韦市场竞争中一家独大。
不过,但在人人注意安全距离、口罩社交的疫情期间,流感神药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
东阳光财报显示,
2020年,奥司他韦销售额合计约20.68亿元(占营收比88.1%),同比-65.1%。
2021年,销售额仅有5.55亿元,同比-73.19%。销售额已不及2019年的1/10。
一方面,面临整体市场规模萎缩;另一方面,后来者紧追不舍,本次东阳光是否会延续第七批的低价策略,维持自身在奥司他韦的绝对王者地位,有待观察。
▲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竞争格局,来自米内网
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是本次集采目录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种,市场规模超80亿元,目前已有近10个产品过评。该品种是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一线药物,广泛用于治疗中、重度感染,疗效显著。属于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品。
已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共有7家,包括安信制药、华北制药、联邦制药、海宏制药、二叶制药等。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竞争格局,来自米内网
③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紧接其后,市场规模接近70亿元,系属于头孢类复方制剂,过评企业为7家。原研辉瑞长期称霸头孢哌酮舒巴坦市场,目前市场份额超80%。
目前,该产品有苏州东瑞制药、齐鲁安替制药、苏州二叶制药、海南合瑞制药等7家企业过评。
▲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竞争格局,来自米内网
④奥硝唑注射剂是竞争最激烈的品种,系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过评厂家已达14家,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竞争企业包括双鹭药业、仁和益康、科伦药业等。
▲奥硝唑注射剂竞争格局,来自米内网
对比按照第七批国采的规则,在正式报价之前的一周,竞争格局都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企业的应标策略也需要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