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09:54 │ 来源: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 阅读:1106
财政厅重磅文件发布,公立医院医疗设备、耗材采购迎来全面收紧!
财政厅下令!30条举措全面控制公立医院预算
近日,财政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文件的下发旨在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确保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指导意见》共计发布了30条任务和措施,其中在医疗设备采购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内控要求:
首先明确要求加强预算控制,强化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基本建设、物资和设备采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预算刚性约束,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原则,落实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其次加强采购流程管理,明确职责划分与归口管理,确定药品、医用耗材、仪器设备、科研试剂等品类多、金额大的物资和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管控环节和控制措施。
最后是要求严禁公立医院举债配置设备。规范设备资产配置程序,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严禁过度举债建设,完善对外投资制度明确多院区建设等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评估与投资效益分析等相关内容,防止盲目扩张。
不仅如此,《征求意见》还要求,强调以信息化作为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力求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通过信息化手段来高效提升医院内部控制。
可以说,掌管着公立医院财政预算大权的财政厅,开始全面加强公立医院设备耗材配置在内的内控管理,推进公立医院全面进入“紧日子”时代!
实际上就在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部门预算》,卫生健康支出公立医院预算数进一步缩减。
据文件,2022年国家卫健委一般公共预算数为1805854.15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59677.93万元,增长3.42%,但公立医院预算依旧减少了65698.3万元,相比2021年降低了8.96%。
主要原因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压减了公用经费和卫生健康管理事务等项目支出中涉及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同时合理保障了预算管理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国家疾控体系改革等支出需求,体现在有关支出科目中。
更早在今年2月底,国家卫健委、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
这份通知强调,中央财政全力支持加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并进一步要求,各公立医院想成功申报,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无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非流动负债的公立医院占比”将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
同样,国家卫健委《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也明确,考核医院年度资产负债率。
可见,在推行医疗设备采购全面预算制、严禁举债配置上,国家不仅仅是提出要求,更是要通过与多项绩效和财政补贴挂钩,来确保严格落实。
事实上,综合公立医院财政拨款的减少,首先要削减的就是医疗设备配置的预算。
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早前多地医院存在举债配置大型医疗设备的现象,但是实际使用较少,造成资源浪费和长期欠款。
在普遍性的负债攀升、资金缩减,在国家绩效考核指引之下,全国公立医院势必会紧缩预算,严禁举债配置,从严审核大型医用设备采购配置,具备高性价比的国产医疗设备,进院优势将会愈加明显。
与此同时,医保可以支配的资金也将逐渐变少。可想而知,未来医保势必会通过深入推进医保改革,采取各种手段来节省、高效利用医保资金。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规范使用医保基金,严格落实医保政策,强化医保管理对于临床医疗规范的要求,完善医保基金结算使用过程中的会计控制和单据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国医保基金飞检已经在今年8月正式启动,全国医保基金飞检组奔赴全国31省,严查全国医院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查、康复等领域耗材试剂重点使用,势必将会和财政厅医院内控管理全面结合,严查医院医保基金使用。
除了在成本层面控费之外,目前针对耗材设备采购的治理已经向反腐行动蔓延。
5月十四部委发文、7月十部委开会,两大监督机构分别从两头开查:
审计署从医药端检查
纪委监察坐阵从医疗端自查
按照中纪委“对医药行业开展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的系统治理”的要求,各地、各级、各政府相关部门纷纷开始征集医药腐败线索,医药反腐正朝着“一网打尽、不留死角”的方向推进。
财政厅此次针对公立医院内控文件的下发,无疑更深层次指向了医疗反腐。
在这场“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医疗反腐下,医疗行业政策走向深度合规化,这场行业重塑也在牵动着从医院端、企业端、患者端每个人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