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14:51 │ 来源:赛柏蓝 │ 阅读:1131
消息面上,此前万众瞩目的关于《生物安全法案》的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于3月6日早上9点30分(美东时间)如期举行,该法案通过了听证会,在美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以11:1票数通过,并决定众院版法案听证会即将在3月7号举行。
对比前几天的CXO全线飘红,这个结果无疑是出乎意料的,也让稍微松了口气的药明系和CXO板块的投资者心又悬在了嗓子眼。
3月4日,CXO概念板块因拜登在3月1日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而股价大涨,截至当日收盘,药明生物大涨11.70%,药明康德大涨12.54%,药明合联涨近25%,双成药业、康龙化成、凯莱英等其他CXO也纷纷跟涨。
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药明系及背后的CXO企业在资本市场如同坐过山车,股价走势跌宕起伏,背后的“始作俑者”是在1月26日流出的《生命安全法案》。
根据媒体报道:与《生物安全法案》不同,拜登的这项行政命令并不针对特定的公司,而是侧重于美国人敏感的个人信息,包括基因组数据、生物识别数据、个人健康数据、地理位置数据、财务数据和某些类型的个人身份信息,它指示行政机构在保护美国公民隐私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商业活动的干扰。
虽然该命令可能会限制基因公司在美国的活动,但却意外降低了针对我国CXO企业(如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的立法压力。
本以为拜登的行政令是《生物安全法案》利空消息最好的消化剂,但是此次该法案通过美参议院听证会,原本可以告一段落的制裁危机再次悬而未决。
专业人士指出,美国立法流程:议员向议院提出提案后,会被转至专门的委员会(一读)。委员会在研究、改进、审核后,再举办听证会进行表决(二读)。若表决通过,委员会在完成议案工作后会向所属议院报告,并计划公开辩论的时间,并在辩论后进行全体议员的表决(三读)。通常议案都在两院同时被提出,若议案在全体表决均通过,则会被提交给总统进行签署,在总统签署后正式生效。若议案在两院被通过的版本不同,两院会成立一个协商委员会来解决分歧。
因此有一点值得注意,后续还需通过参议员全体委员投票以及众议院层面的审核,并得到总统签署,才能够正式成法,这中间依然存在较高的修改法案或直接被否的可能,此次法案通过参议院听证会后还需多道程序,才能够实现真正成法。
据民生证券统计,美国第117届国会第一会期共有251项涉华提案,但只有2项成为法律,通过率不到1%,法案通过率通常极低。
从传出至今,该法案已经引发CXO板块的一系列“反转”,这种反转多是由于关注度过高引起。笔者认为,对于这样一项还没有法律效力的提案,在以后漫长而未知的立法流程中,还会有更多争议,CXO板块的投资者是时候该学会“脱敏”了,更多去关注赛道的利好消息。
除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风波,生物医药投融资遇冷、海外遭遇三星生物抢单、药明业绩指引下调、新股IPO终止等曾一度让药明系及背后的CXO板块如冷水浇头,股价遭受暴击。
虽然利空消息一波又一波,在行业基本面上,整个中国的CXO行业层面并非没有利好消息。
政策层面上,各国政府都在加强对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以国内为例:3月5日,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创新药”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将推动更多本土药企加大投入发力创新。
另外,近期,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通过有关行业协会征求意见,从创新药物定价方面鼓励医药创新。国家医保局继续指导有关省份进一步完善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立项和医保支付管理。这些举措在政策层面上将为国内创新药提供良好的研发底气,或将带动创新研发回暖。
融资层面上,当前美国加息周期已经到末端,美元将进入降息周期。逻辑很简单,全球创新能力强且有能力投入巨额研发的企业,几乎都是欧美的巨头,一旦美元降息,创新药的融资成本下降,创新药企业就更愿意借钱搞研发。创新药研发项目增加,作为医药行业的上游,CXO企业订单需求增加,而美国医药研发向来比较依赖成本优势明显的中国CXO,因此,国内CXO业绩增速有望提高。现在市场预计美联储会在2024年下半年降息,从降息传递到生物技术公司基本面变化大概要6个月。
CXO板块深度受益于创新药的高速发展,未来业绩修复有望,甚至将迎来爆发阶段。
行业下行期
如何才能不被拿捏?
当前创新药行业都在经历洗牌和重整,不可否认,CXO也同样。从最新业绩预报来看,CXO行业头部业绩增速放缓,多数企业净利润则有所下滑已是当前的普遍现状。
美迪西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到-2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36524万元到37824万元,同比下降108%到112%;博腾股份预告2023年营收和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5.17亿元至38.69亿元,同比下降45%-50%,归母净利润2.40亿元至3.41亿元;昭衍新药预计净利润约人民币3.11亿元到4.18亿元,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将减少约人民币6.56亿元到人民币7.63亿元,同比下降约61.1%到71.1%;睿智医药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72500万元到94500万元。
在CXO业绩普遍下行的情况下,康龙化成却保持稳健的增长,根据发布的业绩预告,2023年预计营收113亿元到117亿元,同比增长11%-14%;净利润15.6亿元-16.3亿元,同比增长14%-19%,是在A股已公布2023年业绩预告的12家CXO公司中,唯一净利润在10亿以上,且保持正增长的公司。
与其他CXO巨头不同,康龙化成没有新冠大订单的加持、没有耀眼的业绩曲线,但其通过不断内生外延,完成了一系列前瞻性的布局,使其一体化优势逐渐显现。并且在整体布局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自建和收并购,构建了具备综合能力的临床服务一体化平台。
虽然也会受外界利空因素的影响,但是整体来说,业绩传导到资本市场,康龙化成的股价还是比较抗打。数据显示,近1个月来,康龙化成个股区间涨幅均超过26%,在行业下行周期,长期的涨跌还是要看产业和企业的基本面,想吃上“定心丸”还是得靠自己,自己强大了,才有不被轻易“拿捏”的底气。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中国CXO企业已深度嵌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赋能全球新药的研发与生产。短期海外政策的波动并不影响中国CXO企业的长期基本面逻辑。
无论最后《生物安全法案》是否通过,药明系及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现阶段应该多考虑“底线思维”和“备用方案”,即应更多地探寻业绩的新增长点和增长时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2021年的39.4%提升至 2026年的49.9%,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 2021年的43%提升至2026年的52.7%;由中国医药研发服务公司提供的全球外包服务的市场(不包括大分子CDMO),规模将由2021年的985亿人民币增长到2026年的3006 亿人民币,年平均增幅约25%。
由此可见,中国医药外包市场规模从整体而言是增长趋势。至于热门赛道,以当下最火的ADC为例,由于ADC药物开发过程难度较高,全球ADC药物的外包率高达70%,远超其他生物药34%的外包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全球已获批准的ADC药物有15款,其中13款由CXO制造。
目前,全球的ADC药物终端市场需求增长迅猛,叠加不断增长的中国医药规模,或将催生CXO行业回归高速成长窗口期,就看哪个CXO更有本事不仅喝到汤,还能吃上肉,另外还有GLP-1、基因疗法等赛道都有可能带给CXO新增量。
小结
CXO板块曾是医药赛道中的“安全岛”,但在医药寒冬下,安全岛也无法独善其身,岛上的企业无奈“下海”,无论外部的利空因素是否能被消化,“卖水人”想吃上定心丸,游回稳健增长的轨道上,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力才是王道。
随着近期政策、融资环境等利好消息的释放,CXO回归的日子或许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