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2 16:22 │ 来源:赛柏蓝 │ 阅读:1339
在竞争过剩的红海游泳,淹死的必然是大多数。这段话形容当前的医药商业很形象。
国际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的医药商业,并没有走出疫情期间的低迷状态,行业的不景气绵延至今,很多业内人士认识到医药商业的难题盘根错节,非一时之错,也非一日之功可以解决。
01
医药商业公司
面临三大难题
一、利润率下滑
商业配送的毛利率自十几年前的平均8个点,一路下滑至目前的平均4个点,几乎腰斩,国采产品配送毛利率更是下探至2.5个点。
设备投标业务的平台费点数加上资金成本,约在1-3%个点,即便如此,商业公司还是抢破头——甚至不时出现违规投标的新闻。
物流仓储业务出租率下降,导致商业公司收入减少。大商业公司的三方库出租以往是一块固定、合规、风险低的收入来源。当前,医药商业仓库的出租率普遍下降。
东部某市是生物医药大市,医药市场一贯发达活跃。疫情前其三方库的出租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含自用面积,该市仅四家符合资质的三方库)。当前,出租率已经下探到60%以下(含自用面积)。出租率的下滑必然带来租金的下滑,继而影响商业公司营收。
产品分销业务受制于带量采购下的整体医药市场销售规模缩小,以及合规要求的提高,预计2024年分销业务增长普遍趋缓,营收下降。
至于零售业务受线上冲击较大,既不增收,也难增利。
二、合规要求高
传统的商业公司既往一直开展的业态,当前都可能面临合规风险。融资性贸易、虚假贸易、走单、挂靠、空转、高开、带金销售等行为,成为整治重点。
大的医药商业公司,很多业务已经当断则断。
三、业务风险大
配送业务是商业公司的立身之本,虽然不涉及合规性问题,但却面临很大的业务风险——主要是医院账期延长。
账期过长有时甚至是拖垮一家民营商业公司的主要原因。
4-5%的配送费,如果医院拖半年回款,商业公司就可能赔钱,因此也不乏商业公司主动缩减配送业务。
投标业务也是如此。一般该业务链会涉及民营公司,商业公司的资金也可能因此面临风险。
由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降低,盈利风险增大后会互相转化——合作的客户一旦资金链断裂,欠商业公司的钱可能就不还了,这就是商业公司的风险。因为在整个医药生态链上,商业公司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02
医药商业为何走入困境?
一、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
国内医药商业公司过剩,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
二、政策使然
集采政策挤干了药品和器械的价格水分,作为依托于医药产品的商业公司,日子自然不好过。
当前,很多省市都停止了新医药商业公司的设立审批,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是如此。
仍然允许设立新药品公司的省份,也大幅提高了设立门槛——比如仓库面积从3000平米提升到5000平米;产品分拣设备必须全自动;审批要求普遍提高、流程加长等。
三、合规政策推进
最早期的商业公司躺着赚钱,两票制前的商业公司过票赚钱,集采之后的商业公司日子开始难过,反腐合规利剑之下,商业公司愈发艰难。
03
医药商业持续整合
商业公司的持续整合在所难免。
剩下的商业公司,必须开源节流。一方面通过内部挖潜节省各项成本;另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线上销售以及打造新供应链生态。
合规要求必不可少。医药商业配送、产品代理销售、仓储物流业务、零售业务、耗材和药品的SPD业务是医药商业公司符合合规要求的五大业务形态。
随着合规政策深入推进,笔者认为对投标业务的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产品选择来说,商业公司普遍从过去的以药为主,走到目前的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相关业务。未来,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非药类大健康产品,包括医美产品、药食同源产品等都是商业公司的可能选择——有一定的毛利空间保证。
接下来,还在坚守的商业公司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等待产业逐渐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