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一年,“稳”的态势巩固延续。其中,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方面,开展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独资医院开放试点。在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基层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扎实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制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对于医疗、医药领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梳理过去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表述,在2021年中,开头是“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在2022、2023年、2024年都是用提高、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这样的表述开头,2025年则是“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开头。从具体内容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医疗卫生领域的表述有较大变化,对比过去4年,有多个描述为首次出现。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增加了“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表述,2024年提出“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5年则提出“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此外,在药品集采、医保统筹、医保基金监管等方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而2025年则进一步拆分细化:针对药品集采,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提出“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针对医保基金监管,首次提到“全面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严格医保基金监管”。此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附:2021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医疗卫生领域相关节选
除了强化进本医疗卫生服务之外,在其他板块也有不少涉及医药卫生健康方面的内容:
大力鼓励外商投资方面,提出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 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方面,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面,提出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提出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
此外,对于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